墜落的青少年-談拒學輔導

2022-12-29

不穏定上問問題不是單一問題,也很容易忽略系統的面向、原因、型態、介入都是複雜的。以下整理個人、學校和家庭等三個面向來説明。

  1. 個人:情緒調節困難、氣質敏感、迴避社交、焦慮、情緒壓抑、適應困難、非理性信念、生活經驗不足、學習負向寫功課時間拖很長、請假被接受默許、創傷或霸凌受孤立、與權威相處困難、人際學習技巧不足。潛在障礙特質:在學習方面,時間管理;社會適應方面,解決問題、人際互動弱、語言溝通不佳。
  2. 學校:作息和學習節奏緊湊、互動頻率少、出缺變化監控不足、不一致的行為後果,消極的增強、競爭不健康的學校氛圍而心理害怕受威脅、欠缺意義的學習意義、內向特質高敏感,調適不足。
  3. 家庭:家庭系統不穩定,如溝通、情感表達、衝突處理、家庭凝聚力過高或過低、對孩子關注力不足、家庭變動、更換主要照顧者、通勤距離太困難、家庭成員離開或加入、家庭結構改變和調適弱、教育價值或期待過高、家庭規模過大或過小、家庭界限模糊。父母方面,過嚴、過寛、權威、關係疏離、較強的教育渴望或沒信心、父母溝通不良、父母生活議題或壓力而失衡。

拒學惡化的歷程:

  1. 心理害怕佔據大腦,誘發自律神經失調,過度自我保護反應。
  2. 對外界壓抑、補償、説慌、偽裝;對內對依附的人指責、抵抗、拖延、抱怨。
  3. 成人忽略或否認問題,持續無法回應孩子主觀上面臨的威脅。
  4. 被誘騙去上課卻經驗挫敗後,對人防備,甚至向成人開戰。
  5. 親子衝突、學業/人際惡性循環。

有部是在介紹拒學的微電影「女孩卡卡」,影片內容呈現拒學的青少年有著過度追求完美和高度的自我要求及害怕接觸人群,在意和擔心別人的眼光是如何看自己,不想上學並不是不在乎學習。影片也介紹了拒學輔導策略:首先父母需要學習理解孩子拒學會維持一段時間,父母要秉持一個開放的態度,能更有彈性,價值和態度上讓孩子感受到來學校是做有趣的事情,藉由學校圖書館、學務處社團活動、輔導室處室相互合作,鼓勵拒學學生能安適自學或經營自己的興趣,再加上社團活動的邀約,漸進式的參與學校活動,慢慢克服焦慮慮與適應小團體生活。

從拒學學生的心理反應來看,因應心理威脅的三種本能模式:⑴戰鬥(Fight)傾向外向性:生氣、嫉妒;⑵逃跑(Flight)傾內項性:焦慮、擔心、害怕;⑶凍結(Freeze)。Stephen Porges根據達爾文的演化理論〔1〕再加上其他科學家與自己的研究成果 (當時Porges還在Illinois大學的brain-body center,其研究團隊針對自律神經與社會行為,進行了將近二十幾年的研究),Stephen Porgies在1994年提出多層迷走神經理論 (Polyvagal theory):凍結時對疼痛是沒有感覺、沒有互動、失去知覺。迷走神經理論不僅只看到自律神經戰或逃,也連結了社會關係,也是自律神經的演化,例如在安全環境中人可以獲得自在放鬆,危險情境會使人有戰或逃,甚至裝死不動,面對壓力危脅喚起了交感神經讓心跳加快、過度警覺,有著焦慮、害怕、擔心……種種負向情緒。
Stephen迷走神經理論(The Polyvagal Theory)洞察心理狀態,談自我調節功能,外在情境引發內外在的身體、生理和心理,緊張的神經感受包括安全(Safety)、危險(Danger)、生活威脅(life thrent)。
迷走神經理論演化到行為Stephen透過動物研究發現,面對壓力危險而表現非主動裝死的因應策略,多是低等動物;保持高度警戒戰/逃反應,調節腎上上腺素來提高因應能力,是採主動行為;特別的是哺乳動物獨有的社會神經系統,採社會聯繫策略,社會溝通互動中透過表情、語言傾聽拉近人的距離且獲得安全感,主張是透過第六感神經覺的作用,感覺情境中的不對勁,神經知覺的失靈形成錯誤的認知、情緒、行動扭曲,當事需要學習逃戰的方法,就是重新設定生理機能,適當的回應、建立安全感、自在安全的正向互動關係。不僅如此,從生理機能切入心理輔導工作,需要啓動副交感神經,透過橫膈膜腹式呼吸,刺激下方的迷走神經,如呼吸加入想像,誘發安全、安適、溫暖的感受,是正念練習。

上學困難的鍊鎖,讓孩子承受難以承受的痛,從輕度至重度的發展歷程包括:學習困難、陌生、挫折、羞恥感、表達身體不舒服、抗拒哭鬧、躲綿被、肢體衝突、威脅自殺。預防的觀點,需打斷惡化的鎖鍊。介入的標準,Kearney(2008)研究回顧美國多學區的規定,綜整美國建議的定義:

  • 缺課達25%,情形至少有兩週。
  • 至少兩週,干擾適應表現或家庭的日常作習。
  • 在一段持續15週學期中,缺席達10天以上。

實務建議,一學期中約有15%日子發生缺席Kearney定義為當日有25%是未到課的。

輔導介入預防學生出現拒學行為的輔導策略:主動發掘普通班中可能有學校適應困難的學生(如:人際孤立、內向害羞,較少表達、學習落後、容易拖延...等)建議:

  • 營造學校氛圍具安全感及支持(如:正向師生關係、降低暴力和行為問題、好行為予以增強...等)
  • 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技能(如:情緒覺察與調節、壓力因應、時間管理...等)

若要進行拒學行為介入初級預防的評估,平時能蒐集哪些學校或學生的訊息?

  • 如實記錄學生的出席情形
  • 了解會影響學生出缺席的學校因素(包含有利與不利因素)
  • 學校氛圍(如:安全性、秩序、學生與學校之關係、學校設施...等)

當一個學生出現拒學行為時,我們可以做哪些事?

  •  觀察紀錄拒學行為的頻率與樣貌
  •  尋求專業團隊的協助
  •  評估後提供彈性調整與部分後果

關於焦慮性拒學的介入的原則:

  • 找出這家庭維持拒學行為的互動模式並設法打破它
  • 對單親媽媽/爸爸提供支持,連結社會網路
  • 如果父母因彼此間的衝突導致無法合作,可以先建議父母改善彼此間的關係

參考網站:https://ono.tp.edu.tw/course/1407815/learning-activity/full-screen#/10469475

https://eurekatech.com.tw/healthy_section/polyvagaltheory-123ased/

影片「女孩卡卡」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XmP02Pu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