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落的青少年-談拒學
最近接到幾位無法穩定上學的當事人,且幾乎無法到學校上課,有一位當事人曾對我說過:「我有種說不出害怕人群的心裡感受!」,他們對學習是在乎的,進不了學校的心裡壓力愈大,卻有著各種的生心反應而需要有醫療介入。
如果當事沒有到學校上課,就很難持續接受學校的心理諮商服務,然而轉介醫療、與父母合作,降低父母的焦慮感,漸進式的與當事人建立合作關係是重要的。
學校輔導是以系統合作的概念,如何合作攜手一起及早發現與介入出現上學問題徵兆的學生?學生與學校老師通常尚存一些信任關係,比較容易了解及改變學生,阻止拒學問題繼續惡化、慢性化;在問題還不至於太複雜時,比較能釐清背後的因素,所訂的介入計畫也較容易成功。
以下從了解上學問題的概念發展、 兒童青少年無法穩定上學常有的現象、拒絕問題的心理特徵、焦慮拒學孩子的家庭特徵,以及綜合國外學者論述劇雪的定義。
從上學問題的概念發展來看,形容是光譜的概念,例如以程度來區分:從不想去上學、有生心狀況、有理由的延遲、有些課不到、甚至完全都不到學校。以下是整理幾位國外學者對拒學或懼學的定義
- Broadwin(1932)觀察到逃學(truancy)現象、學校恐懼症,是種違抗行為,想獲得關愛,難以現實情境的逃離,是負增強。
- 而Berg,l., Nichols, K., & Pritchard, C. (1969)研究懼學(school phobia)和依賴關係,定義特徵:⑴到校嚴重困難而導致長期缺席;⑵嚴重情緒困擾,症狀包括害怕、生氣、悲傷,面臨身體不適但無明顯生理因素;⑶父母知道孩子未上學時留在家裡;⑷沒有明顯的反社會行為。
接著1932年紐約時報報導,有一群針對(Truancy)臨床工作者發現青少年有上學問題的困難。之後Kearney和同事Silverman(1993)將兒童與青少年有關上學困難或抗拒統稱為「拒學行為」(school refusal behavior)),不單是害怕,而是客觀描述拒學的事實。以焦慮為基礎的拒學,但過於聚焦於「恐懼(phobia)」而誤導父母和專業人員介入的成效。
針對學者整理國外有關兒童/青少年無法穩定上學的文獻整理發現,並與我在實務工作現埸實際輔導青少年學生個案常發生的現象,如下:
- 拒絕行為(school refusal behavior))以焦慮和畏懼為基礎。
- 學校(school resistance)孩子主觀知覺學校不公平或是過度要求。
- 學校退出(school withdrawal):家長失和,想依附孩子、緩和照顧者自身的分離焦慮或身心症狀、維持經濟支持角色、分擔照顧者任務、家長認為有害的學校待遇、避免接觸失和配偶。
- 學校隔離(school exclusion):有攻擊暴力行為問題,如美國有停學措施,停學後越來越不到學校。
拒學行為問題核心特徵有:⑴ 伴隨與上學的要求、時間或相關刺激關聯之擔心、焦慮、煩躁、易怒、身體化現象等心理痛苦;⑵原本沒有明顯的對立違抗、違反規範等行為問題;⑶家長知道孩子沒上學,被允許待在家中。
針對焦慮性拒學,主要照顧者和拒學學生的關係,在家庭的常見的特徵:⑴主要照顧者和拒學學生的關係通常在「很親密、過度保護個案」和「充滿負面情緒、過度批評個案」兩極中擺盪;⑵有時會為了避免衝突而退縮,造成表面上的疏離與平靜;⑶拒學學生的父母之間無法合作,常見彼此衝突或迴避衝突的互動模式。
針對上述不同研究學者將學齡前兒童與青少年無法穩定上學的定義整理如下:
- 逃學Trauncy(1932):義務教育體制下有上學反抗表現,伴隨焦慮且想尋求關愛需求。
- 懼學Berg等人(1969):對上學有焦慮、對父母依賴,特徵是以違抗為基礎的逃學Trauncy加以區隔。
- 拒學行為(School Refusal Behavior):C.Kearney等人(1993)統稱兒童/青少年有動各種形式與成因的上學問題,根據拒學行為功能來區隔鑑別並有效介入。
- 上學問題(School Absenteeism):指缺席、曠課;C.Kearney等人(2016)倡議環境預防與個人介入兼顧,可通用於司法、心理、教育、社政,可與拒學行為問題交互使用。
參考網站:
https://ono.tp.edu.tw/course/1407815/learning-activity/full-screen#/10469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