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蘭嶼圖騰的纏繞畫設計

2022-05-10

疫情的影響,課程模式隨著疫情影響而有滾動式的調整,我們經歷兩次線上纏繞畫的體驗,課程設計有不同的方向提供台科大學生作為線上服務的參考與設計方向。設計方案一:設計發想採磁磚的設計概念,透過纏繞畫作來進行,完成作品後大家進行排放,就會呈現一幅美麗的壁磚畫。設計方案二:設計發想是繪製纏陀羅,纏陀羅裡面的圖樣具有象徵性的符號,引發學員與自己的生命經驗做有意義的聯想,透過纏繞畫靜心過程做自我內在對話,進而理解自己的價值觀與想法,統整自己的生命意義。
我想,可能有些人也會感到很好奇,纏繞畫不是就是在畫畫嗎?和自己的連結和關聯性是什麼呢? 為什麼可以能自我對話,然後與自己的生命意義做連結呢?過去我在接受纏繞畫的師資訓練的過程,以及觀察坊間教授纏繞畫的發現,多以引導如何畫纏繞畫、設計美麗的圖樣和技巧為主,強調靜心舒壓的功效,但較少連結自我和人我的關係。
六年前我在學校進行一級預防發展性輔導工作中,當時我的職業角色是一位輔導老師,我以融入課程的方式引導美術班或一般生進行纏繞畫舒壓的練習,包含融入生命教育、情緒教育、家庭教育等議題,讓學生有機會與人互動、傳遞愛、表達關心和感謝。
當時我結下一個很好的學習緣分,也就是在六年前讓我有機會參與國際教育融入多元文化的教案比賽,當時我接受蘭嶼高中原住民特色學校陳彭建中老師的邀約,他是以觀光科老師並兼具餐飲和家政科專業師資資格,而我當時是輔導老師的身分,並兼具生命教育和生涯規劃的師資資格,我們聯合跨領域和跨區域共備過程,為蘭嶼高中和明倫高中兩校學生共同進行纏繞畫靜心舒壓練習,同時也讓明倫高中學生有機會認識離島蘭嶼的生活和文化。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雖然蘭嶼是在台灣的離島地區,但住在本島的我們對蘭嶼文化的了解仍然是有限的,我和學生開始認識蘭嶼圖騰,蘭嶼圖騰象徵著蘭嶼家庭文化和不同的生命意義,藉由蘭嶼圖騰的介紹,讓學生有機會認識不同族群的多元文化與生活樣貌,讓本島的學生體會到離島和本島的生活真很不同,看到本島的資源豐沛與生活的便利性,更讓本島的學生從不同文化背景、環境生活,更學會珍惜目前所擁有的幸福生活。

接下來我開始藉由蘭嶼圖騰的介紹,解構蘭嶼圖騰的圖樣設計做短片剪影與示範,引導美術班學生將這些元素設計為屬於自己的個性明信片。由於美術班有經過繪畫訓練,將蘭嶼圖騰作為纏繞畫圖樣進行解構的歷程其實我並不擔心,因為我相信美術班學生擁有這樣的能力。我的設計理念和構思是期待將美術班學生的作品能登載在學校輔導室的刊物中和進行校內作品參展活動,呈現他們的作品提供全校師生和家長欣賞,以及考量未來他們未來申請入學管道可以累積他們不同作畫經驗的作品集。

成為高中學校的輔導老師真的很不容易,當時我需要教授兩門科目,如生命教育和生涯規劃課程、承接輔導室的行政工作,還有負責部分一、二、三年級的責任班級輔導老師,以及進行個別諮商和家庭教育諮詢工作。行政工作是勞心又費力,是付出和奉獻,唯一讓我能從中找到工作樂趣和意義的一個平衡點就是,當學生能做到的時候,還有聆聽他們與自己經驗的連結,或者分享自己心得的時候,身為老師的我是無比的開心,因為能夠成就每一位孩子和為他們掌聲和鼓舞,所以我認為輔導工作就是在成就每一位孩子。

作品參展和作品匯入學校刊物的版面設計中也有人曾經問過我:「為什麼只有藍色、紅色和黑色?甚至表達不夠好看。」我淡然的微笑帶過,因為這就是蘭嶼圖騰文化的代表顏色,並且是原汁原味。我想表達的是,表達性藝術運用纏繞畫作為媒材來達成活動目標,我不會去論斷學生作品的美和醜,還是色彩要多麼繽紛才是美麗,而是他們在作畫中能靜心舒壓、認識蘭嶼圖騰家庭文化的意義、了解本島與離島不同生活文化面向的差異,再回到個人生活經驗的連結,如何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學習感恩和表達感謝之意。
以上解構蘭嶼圖騰進行纏繞畫的設計,感謝當時蘭嶼高中陳彭建中老師提供校園情境佈置的蘭嶼圖騰,當時我們隔著海對話與討論,帶領一群本島和離島的學生融入家庭教育、生命教育、情緒教育等議題,以課程融入方案設計實施一級預防發展性輔導。同時藉由學校刊物的推廣,提供全校師生和家長共同欣賞學生的作品。一方面在引導中鼓勵學生並建立起他們的信心和成就感,藉由不同的繪畫體驗,譬如解構蘭嶼圖騰的纏繞畫設計和累積屬於自己的作品集。
讓我回到此時此刻的自己,進行纏繞畫課程設計的省思和整理,已經走過六年的足跡,學校不嫌棄持續刊登在輔導網頁上。當時讓學生認識蘭嶼文化,透過解構蘭嶼圖騰設計屬於自己的個性明信片,他們從認識蘭嶼圖騰結合靜心纏繞畫,從蘭嶼圖騰中認識離島族群的文化生活,再回到與自己的生活做連結和反思,找尋屬於自己的幸福時光,學習珍惜周遭的一切和所擁有的資源。

回顧我曾經走過的方案設計經驗,如果沒有以前曾走過的足跡,就不會有新的活水注入,這是經驗中再提鍊的過程,也讓我有機會思考如何讓纏繞畫成為表達性藝術,不單只是畫出美麗的圖樣,而是有機會能與自己對話和與他人連結,以及有機會整理自己的生活意義;也讓我持續對纏繞畫團體的設計方案加入不同的元素和思考,學習和設計不同方案的組合,加深學員對自己的認識、練習表達、分享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