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輕,在未知中旅行
漫遊花東和南台灣環島鐵路行,沿途欣賞山水美景,有最美的人文風景,認識更多元的面貌,包括職人工藝、藝文美術、在地日常、建築空間、傳統文化、觀光旅遊。
在未知中旅行,夜宿台東喜樂。充滿藝術氣息,是台東林紹昌醫生夫婦合力打造的優雅飯店,醫師喜歡畫畫,而醫師娘喜歡園藝;林醫生也是位業餘畫家,他認為醫生的角色是「以醫療醫治生理疾病,而畫家可以透過他的創作來療癒人心理上的疾病」,醫生與業餘畫家兩個角色是相輔相成,並沒有衝突的。依據這段醫生夫婦打造喜樂飯店的理念,就是可以與人分享一間優雅的房子,房子裡有種許多花草植物,還有畫家的真跡畫作作為元素。
台東在日治時期是甜的,是日本的嗜甜文化,在日據時代蔗糖是最大輸出地。1916年台東庶糖會所為方便運輸甘蔗,開始鋪設卑南到關山鐵路;1922年台灣鐵路部收購這個鐵路,並設定首座向外連接的台東驛,作為往來各地的重要樞紐。
台東糖廠裡面有文化博物館,遇見一位年輕有為的年輕人,他是東廠研究員,沒有他的詳細介紹,真的很難進入台東在地文化的一些歷史典故,真的很謝謝非常熱誠的東廠研究員的介紹。
庫空間旁有一家咖啡小店小歇,一進去會不知道要從哪個門進去才對,原來旁邊有個樓梯上樓。
作品名稱《擁懷天地》創作靈感來自於作家鄭愁予「擁懷天地的人,有簡單的寂寞」。1982年諾貝爾獎得主馬奎斯「百年孤寂」兩者皆表達藝術是孤寂,存在於多種形式中。而美的思維中,心靈跳升則是一層層,因此孤寂的存在,使得夜更美、陽光更溫暖。
此時讓我聯想到梵谷的「星空」及溫暖的「向日葵」巨作。前陣子看了埸電影《梵谷:星夜之謎 Loving Vincent》。梵谷說:「世人只看到我的外表,卻看不到我的靈魂。」這部片遵循他的話語,藉由他的畫作講述關於文生梵谷的真實故事,也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獎。梵谷擁有很多戲劇性的傳說,關於他的真實樣貌眾說紛紜,有人描述他為殉道者、好色之徒、無所事事的人、是個瘋子、是天才。藉由影片看見他與弟弟西奧及親友間的往來信件,了解他的真實樣貌,再藉由時間的推演,實情撲朔迷離。梵谷的最後一封信中寫道:「事實是,我們只能透過繪畫表達自我。」
由此可知,藝術家的心理想像、多愁善感,無法用外在得知心靈的自我。
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在民國81年( 1992)一群非政治性的民間遊說團體,創辦衛武營都會公園促進會,那幫點燃十餘年的南方綠色革命運動。民國96年3月23日( 2007年)完成國際靚圖第二階段評審,來自荷蘭的Francine Houben建築師所領導的Mecanoo建築師事務所及共同投標者(羅興華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之作品獲得首獎,取得設計監造權。
畫一顆生命之樹 Drawing the tree of life,建築設計靈感來自廣闊的榕樹群,透過科技的力量,不用等數年就可以看見樹的生成,Taiwan AI Labs運用人工智慧,動手指就可以創作出屬於自己的樹。並且成為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