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療癒分享愛
依據實際情境、客群對象的需求,設計符合他們的服務方案。實際情境裡充滿許多的變數,往往計劃趕不上變化,例如原本學生設計好的服務方案,也因為大環境疫情的影響,需要學會的是彈性思考與調整服務方案的能力,如原本的實體操作構思,因為因應疫情而無法進行實體操作,需要轉化為線上服務客群的能力。如此的轉換將打破既定的結構,也很考驗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應變,以及將實體轉換為線上運作的解決問題能力。
實體與線上的情境很不同,實體運作能與真實情境的人事物進行互動和直接的觀察,現場的氛圍與氣氛也較能夠帶動與掌握。而線上情境會與人的距離會比較遠,除了考量需要如何拉近與客群的距離,並且還要建立起與客群的良好互動關係;除此之外,也礙於線上互動的一些限制,原本學生既有的設計,例如移動式的動態團體活動,像是圍一個大圓圈的肢體溝通互動、眼睛目光凝視的邀請對話,或者是簡單暖身的身體律動,也會因為調整為線上操作而需要做服務方案設計的調整,這些思考很挑戰學生的應變和彈性思考的能力。
然而教學的老師也不輕鬆,因為因應大環境的變化,如何引導學生去調整思維和彈性思考,還有秉持課綱的學習精神,需要引導學生去應變實際未來的確會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因為從這次的疫情影響,我們體會到網路科技世界的力量,因此在大學部企管係的課程裡已經先讓學生體驗了。
那麼老師有那些因應和調整與改變呢? 我看見的是緊急與應變的能力,以及對照課綱的學習精神,秉持課程學習的理念;還有在線上與學生商討如何彈性調整的應變能力,這個部分反映行銷溝通策略的能力。老師的實際應變、溝通和協調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種潛在學習,是難以運用課本知識教會學生的態度,尤其在實際運作服務方案設計的學習中,需要保持彈性的溝通和調整方案的策略。
企管系服務未來的客群將是離不開與人的互動,需要隨著人的因素和環境變化而有所調整,然而實際運作服務方案已經是一種挑戰了,再加上實體再轉換線上運作的服務方案調整,更是挑戰台科大學生的勇氣和冒險精神。我自己在看待這樣的經驗,我認為這個一個很好的體驗和學習機會,打破既定傳統的學習模式,透過真實情境和實際運作教會學生去嘗試和冒險,這也是我對這門課欣賞的部分,也感到有趣。這個冒險情境台大企管系王蕙芝教授是有經過思考、規劃和設計的,服務的客群是有經過篩選與評估,並且是能符合學生的能力。
原本在最後一堂課的分享與回饋是進行禪陀羅,由於疫情的關係打破原本既定的課程架構,原本我的課程設計也隨著因應疫情改為線上課程而重新設計與調整。
因應疫情課程而有滾動式的調整,這星期我每天抽一些時間進行纏繞畫設計,並且將作畫的歷程拍成小短片,並且分成幾種不同的設計架構,提供學生有不同的思考或選擇。主要是讓學生能理解,線上課程的進行方式需要準備的方向和設計內容。不同的設計內容和圖樣需要引導的歷程,並且將其內容圖樣逐一地拆解,思考要如何進行這些步驟,這就是回到順序性,井然有序有條理的說明,引導學生有一些思考與事前準備。
另一位大學生分享的經驗是: 「今天印象比較深刻的部分是在畫珍珠的時候,因為纏繞畫是不會用立可帶的,因此當下畫的珍珠可能不是那麼好看也沒有關係,下一顆再努力把它畫好就好,這也讓我聯想到不用太糾結在沒有辦法改變的過去,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未來的機會。」
以上隨機的分享他們的學習經驗,分享纒繞畫在作畫過程對他們覺察和體悟 ,同時在藝術創作中也表達了他們對自己生命的價值與態度。
教育變革和疫情時代來臨 ,教學更富有彈性和創新思維。以前小時候常聽老師說:「一生一專長」但以現今社會迅速變化的時代,不同嘗試的學習需要從興趣開始來培養,並且日積月累的成為自己不同的職業興趣,從中了解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事物,需要透過學習探索而來。職業興趣不再是一生一專長,而是更能夠寬廣的擴展不同的生命藍圖,將不同的經驗整合成為獨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