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中的依附關係

2020-10-31

人類是靈長性的動物,並有依附的需求,依附理論有別於不同的理論,如佛洛伊德的心理動力,或者發生的行為主義。

從小恆河猴實驗發現,小猴子沒有主要照顧者的觸摸、安撫、玩樂的互動經驗,直到長大一點後接觸其他恆猴的社會互動場域時,反而無法與別的猴子互動,有冷漠、孤獨、甚至有暴力行為;從這個研究證實發現,幼兒從小若是沒有好的照顧品質,將會影響個體的人格發展,同時也會影響成年後是否能與人建立安全感、親密關係、信任感;因此,依附關係的類別與程度對於夫妻治療在生物學方法上是很重要的。

母嬰關係之間的互動,主要照顧者是否能給予孩子溫暖、涵容、接納,當孩子有需求時,能適時地給予孩子的需要,依附是形成直接影響大腦和身體結構功能有關,例如上述所提到的小恆猴實驗,並且是從嬰兒時期到整個生命發展歷程就已經開始。

從神經科學的領域來探討人類腦部的研究範疇,科學研究提供了生理學的基礎,也讓我們可以了解人類親密關係的人格特質。人的依附關係牽扯到社會情感的敏銳度、隱性記憶、壓力調適、知覺、發展同理心與道德感。

成人依附量表主要是Main等人在1985年透過成 人依附訪談或AAI,用來評估父母依附組織和預測之後的依附關係,但不是用在診斷應用夫妻治療上。接著,有學者在1987年研究了,用來評估父母依附組織和預測之後的依附關係,但不是用在診斷應用夫妻治療上。接著,有學者在 1987年研究鮑爾比依附理論在成人浪漫愛情研究中的應用,重點是在應對婚姻 溝通中的依附差異,而AAI是適用於推斷成人與父母的童年關係。

請容許我談到另外一本書,因為我在暑假稍微有看一本《情緒大腦的秘密檔案》,這本書是洪蘭翻譯的,其中有談到,情緒型態的大腦基礎;有關社會直覺的大腦從2005年發表自閉症的大腦活化情形的論文後,從實驗室 發現,尤其是杏仁核活化程度是與社交敏感度有密切的關係,例如催產素(又叫做激乳素)這種荷爾蒙在田鼠的身上作用就是個例子。在1990年代曾經大紅的草原田鼠是極少數堅守一夫一妻制的哺乳類動物,另外還有一種情境,住在丘陵的田鼠這是一夫多妻制,他們有99%的基因相同。實驗者發現,草原田鼠在一夫一妻制的關係中,他們體內有很多的催產素,而丘陵的田鼠卻沒有;一 夫一妻制的草原田鼠大腦中有很多的催產素受體,丘陵的田鼠沒有。人類也是 一樣,實驗證明催產素與母愛的行為是有關的(他們在分娩和哺乳時會分泌出來),也跟愛情依附及滿足的情緒有直接關係。

這是我想要回到上述所探討到的,小恆河猴實驗、幼童小時候的照顧品質、成人愛情裡的依附滿足會與情緒有直接的關係。因此現在有許多的證據顯示,感受到愛和依附的感覺會提升大腦中的催產素濃度。無論如何,催產素的實驗確定的杏仁核在社會大腦中所扮演出的重要角色。也就是說,催產素產生承諾、依附的感覺,這個感覺會降低杏仁核的活化。這也是在上述所談到的,從神經學來探討,安全的依附關係可能與右半球和前置電路的結構及功能集成有關,特別是杏仁核,主要是通過較高前額葉皮質區,邊緣系統包括了杏仁核和紋狀體,長久以來被認為是大腦中情緒的所在地。

閱讀書單:《親密關係中的愛和戰爭》Solomon & Tarkington, Ch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