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停課不停學,學生怎麼想?

2021-09-01
這兩天半夜凌晨三點會醒來,平常不會早醒的我不知道是怎麼了?我也在思考,這個早醒它想要告訴我什麼?我想可能是經歷疫情和暑假 ,或許我的早醒是在焦慮開學後需要面對學生會是什麼樣子啊?因此我也感到好奇,學生需要面對到學校上課他們是什麼心情呢?或者他們是怎麼想這件事情呢?

今年五月初,因新冠肺炎進入第三級警戒,經中央宣布學校停止到校上課,各校以實施遠距線上教學為主,教師採同步或非同步線上課程的方式實施教學。疫情的影響,資訊科技帶動教育型態的改變,此變動需衡酌學生、家長需求和教師的教學能量,並採多元彈性的教學模式。
在實施遠距線上教學期間,學校彙整線上教學課表,並統一公告於學校的網頁,明確在校網公告當週各節次課程採同步或非同步的教學方式,將其線上課程的網址以超連結的方式建立與班級課表中,以利師生直接點選進入課程。
採非同步教學平台,例如有酷課雲OnO線上教室、Google classroom學校建立教務人員後台權限,以利檢視課程參與人員、課程、分析成績、統計數據,作為核定鐘點費及檢核學生學習成效依據。
在同步視訊教學軟體方面,例如教師可運用Google Meet、Adobe connect、Microsoft teams等方式,課堂教師可自行設定同步教學連結,由學校行政人員依原教室走查機制進入線上課程線上走查,即時了解教室內狀況及需求,並給予適當的資源和協助。
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我很好奇地問問學生,關心他們在疫情期間對於採同步或非同步的上課方式,自己真正內在的想法會是什麼呢?此時課堂開始熱鬧了起來,青少年很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了能統整大家的想法和意見,採小組討論的進行方式,以六個人為一組進行5分鐘的討論,完成任務有三個部分: ⑴至少說出三項覺得實施遠距線上教學所帶來的生活改變;⑵請將小組討論結果的三個優點或影響寫於黑板上供大家了解;⑶最後請小組派組員上台分享想法,也讓台下的同學有機會提問。從學生的分享中發現他們的想法,例如:

  1. 普遍有較多數的學生認為採遠教學的上課方式是比較輕鬆的。
  2. 其次,他們認為睡覺可以睡得比較晚,因為可以不用一大早出門,所以多了很多的休息時間。
  3. 第三,就是在疫情期間可以不用到校,節省了通勤的時間。而這些節省下來的時間還可以有效的利用,可以做一些自己的事。

當然,這些多出來的時間讓學生感到是開心的,也有極少數的同學會耍寶,會很詼諧、幽默,以答非所問的方式引起大家對他的注意,這也反映了青少年的心理反應「想像觀眾」,希望成為大家心目中的焦點(照片刪掉的部分),但也有學生談到不喜歡的部分。例如不能到學校見到朋友、也沒有辦法和同學一起打球、悶在家裡其實也很無聊,因為人際互動變少了。在這裡可以看到青少年階段是很渴望能擁有人際互動的需求,即使在網路發達的世界,有很多增進人際溝通互動的軟體平台,對他們來說,他們仍然是渴望能夠近距離的互動,能面對面地談心和說話。
有趣的是,如果再問他們一次,你們喜歡採遠距教學的方式嗎?如果你喜歡的話就舉起右手,如果是不喜歡的話就舉起左手。此時學生們的反應是:「老師,可以持平嗎?」我心裡感到好奇並回應:「你們覺得持平想表達的意思是?」
有趣的答案是,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認為想要舉起兩隻手,認為實體教學和遠距教學兩個都贊同,另外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則希望能採遠距教學,以及希望能到學校進行實體教學。從學生的回應可以發現,有多數學生願意接受實體教學的背後思考是,他們仍然希望能和老師及同學們有較多的互動,一方面也認為採遠距教學的方式雖然是不用舉行考試,但是當沒有考試壓力了,好像課業也隨之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而比較會容易鬆懈。在這個部分,學生反應是心理上的擔心,擔心學習會跟不上,也擔心自己的學習進度落後。
從這方面可以看到疫情的影響改變了教學環境,例如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然而老師也必須隨著疫情可能有的變動,隨時調整上課的方式和教學內容,不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在適應疫情對教學環境的調整與改變,在變動中會存在著未知性和擁有焦慮感,並且隨時因應疫情帶來的生活改變,會有新的學習和發展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