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call me nuts!

2023-03-31

《不要叫我瘋子》這是還給精神障礙患者人權的一本書,主要介紹精神疾病患者被污名化的嚴重性,要如何因應污名化的策略,以及改變社會對疾病的看法,藉由不同的哲學理念,並消除污名化。

會想看這本書是讓我想到曾經患有精神疾病的個案,例如我聽到他們曾對我說過「因為我去看精神科,我有精神疾病,別人會認為我的精神是有問題的!」淚汪汪的哭紅眼睛凝視著前方,感覺他的眼神和大腦還留存著過去感覺很痛的影象,是曾被精神疾病標記的烙印。我問:「你現在是不是想到曾經讓你感覺很痛的經驗?感覺在你的眼前好像有個畫面。」他點點頭對我說很擔心別人怎麼看他,因為大家都知道他的狀況,沒有人想要靠近他,身邊幾乎沒有人想要和他成為好朋友。這本書讓我想到過去曾經諮商過的個案,也希望他們能更好。藉由閱讀,整理重點概念,以及保持持續學習的心。

消除名化需要從語言開始,例如要消除精神障礙者的烙印,要從稱呼著手。精神障礙者的稱呼具有敏感性,更直接的說法:「要如何使用尊重對方的語言來討論精神障礙對其影響?」有惡意的語言例如:「瘋狂的、瘋子、怪物、神經病……」都是對精神障礙者不尊重的語彙,也被冠上了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總之,嚴重精神障礙的人也是完整的人,應該擁有身為一個人得到的尊重與權利。

精神傷害污名化帶來的恥辱,從知覺來看待精神障礙的看法,有關精神障礙污名化的相關詞彙定義包括,負面態度、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例如廣告藉由相同潛在的問題,廣告的販售手法,標記出「瘋狂大特價!」用為促銷產品的廣告語言也不應被視為無礙的搞笑。有關精神障礙、幽默與污名化卻也突顯對精神障礙者的不夠尊重的言語,導致成為污名化的語言訊號。

要如何理解污名化要透過思考和行為,例如Bernard Weiner提出的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觸發事件的歸因,導致情緒和行為的反應。例如發生了什麼事?這個人該負責嗎?既然這個人沒有辦法控制行為,你的感受如何呢(憤怒、憐憫…..)?情緒反應後,你會做什麼呢(懲罰、想到如何幫助自己學會控制)?從歸因理論來看,健康的歸因可以控制與責任歸因的情感反應是有相關聯的,好的歸因是有能力控制,如果是非控制的歸因,也會讓人有憐憫和幫助的行為,包括⑴工具性支持:如何解決問題。⑵實務性支持:捐獻物資。⑶資訊型支持:提供資訊或勸告。⑷情緒性支持:給予安慰。負面的行為控制會衍生出憤怒情緒和懲罰的行為,懲罰的行為有分為抱負和實用性懲罰,例如⑴報復性懲罰:錯誤行為就要得到懲罰;⑵實用性懲罰,懲罰是讓人能夠更適應社會。

在精神健康體系中發現,把精神障礙帶來的問題歸咎在患者的身上,認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受到處罰,而目前的治療中實用性懲罰更為突出,包括犯罪者改過自新或康復並保護社會,以及支持可能會有不良的後續作為。

本書也提到去污名畫的建議,讓我更關注到賦能使能的內在力量:例如個人對污名化的策略、賦予個人賦能和改變社會對精神障礙的反應。污名化帶來的問題,例如:

  1. 個人感到恥辱、低自尊、自我懷疑,可以試著學會挑戰自我污名化的想法和決定是否要坦露病情。
  2. 失去生活的自制力而被貼上標籤的痛苦,可以採取一些策略強化個人內在力量。
  3. 社會得到不正確的訊息,產生不必要的憂慮,或者是人們的反應不公正,需要教育大眾對精神障礙者的迷思、對抗不尊重的形象,加強健康的概念及考慮採取法律途徑。

污名化帶來的影響,了解患者有些信念阻礙正確觀念形成負面感受,最終導致歧視的行為。藉由教育推廣重新認識自我污名化的觀點,用更合理、減少不尊重或污名化形象的做法。

文獻:2003《不要叫我瘋子》心靈工坊(Patrick Corrigan)。